杭州在历史上有许多称呼。
秦统一六国时,被称钱唐,那时还没有西湖,钱塘浪拍沙,堪称古杭州第一胜景。
隋王朝建立,则被称作余杭,紧接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杭州一跃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
随着南宋定都,杭州又被唤作临安,繁华程度丝毫不输北宋都城汴京,也是当时宋朝人口数量最多的州城。
直至元代,杭州一词才正式出现,称杭州路,为江浙省省会。
和杭州一样,杭州的其他地方也曾拥有过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背后都尘封着历史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武林广场是杭州现在最繁华的商圈,百大、银泰、杭州大厦等大型百货齐聚,上至名流阔太,下到普通百姓,都爱逛上一逛。
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林广场还叫作红太阳广场。1969年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广场为其配套设施,俗称红太阳广场。红太阳一词是源于当时老百姓对毛主席的爱戴,有东方红太阳升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基本都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立,但杭州的中山路却不一般。
在南宋时,中山路的一端连着皇城,另一端连着祭祀的景灵宫,因为在天子脚下,中山路在当时被叫作御街,或者天街。每逢祭祖,皇帝老儿都会带着浩浩荡荡的仆从路过御街,声势之大,丝毫不弱于现在天安门城楼外的国庆盛典。
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望江门,想必诸位都会首先想到小龙虾。望江门的小龙虾名气之大,让不少上海江苏的食客从千里之外驱车前来,就为尝上一口鲜。
当然,望江门以前并不叫做龙虾门,而是草桥门。在梁祝故事里梁山伯来杭州求学,与祝英台在草桥结拜,这个草桥就是现在的望江门附近。清末,草桥成为了菜农们贩卖鲜蔬的地方,于是这里就被称作草桥门。
图片来自网络
三墩,在十几年前还是杭州的边缘,也是刚需客的胜地,跟兰里这样文雅的名字完全搭不上边。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两千年前,在春秋战国,著名的儒学思想家荀子曾在这里沿河栽满了兰花。淳朴的当地人民为了感谢他,便把此地叫作兰里。
图片来自网络
哑巴弄,相信是初来杭州的人都会疑惑的一个地方,难道这里有很多哑巴?
其实不然,明代有一个官员叫夏时正,他为人清廉,刚正不阿,为官期间为民请愿,深得民心,却因此得罪权贵被罢官。之后,夏时正隐居于此,这里变成叫作夏罢巷弄,因为杭州话的谐音,久而久之就被谣传成哑巴弄。
图片来自网络
千年杭州,几经更迭。杭州的地名就跟人名一样,有它的意义,细细品味,每一处都有它的民间故事。也许有的已经记忆模糊,有的只能从老杭州口中听到些许历史,但我们走过的每一寸杭州的土地,都是我们内心最珍贵的杭州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专注杭州四十三年,从未停止过深耕杭州的进程。杭房集团把我们热爱的土地用一砖一瓦堆砌成了安居乐业的大楼广厦,用历久弥新的坚持打造杭州人心尖的人居范本,在杭州的记忆故事里镌刻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知晓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本宣传资料发布时间为2019年4月,敬请留意最新资料。